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新闻

西藏自治区矿产资源开发利(西藏自治区矿产资源计划)

发布时间:2024-06-10

西藏物产富饶,表现在哪些方面

1、西藏的富饶可爱具体表现在丰富的物资和美丽的风景。西藏是国家重要的安全屏障和生态安全屏障。西藏物产富饶,主要表现在9个方面:光照资源、风力资源、水资源、草场耕地资源、森林资源、植物资源、动物资源、湿地资源、矿产资源。

2、西藏物产丰富,主要以光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湿地资源、植物资源和矿产资源为主。不过像是蔬菜水果等资源,因为特殊的地理环境与自然条件,不易生长与存活,所以总量少。西藏的光照资源丰富主要表现在西藏年太阳总辐射是我国东部地区的两倍,其光照资源可见一斑。

3、文化遗产:西藏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地方。这里有世界上最古老的宫殿——布达拉宫,也是西藏佛教的圣地之一。西藏的寺庙、经幡、经文书院等文化遗产展示了西藏人民深厚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此外,西藏还有独特的民族服饰、舞蹈、音乐和美食,充满了浓厚的民族特色和魅力。

4、物产:矿产资源。西藏自治区已发现101种矿产资源,查明矿产资源储量的有41种,勘查矿床100余处,发现矿点2,000余处,已开发利用的矿种有22种。西藏优势矿种有铜、铬、硼、锂、铅、锌、金、锑、铁,以及地热、矿泉水等。土地资源。

山南市砂石料开采管理条例

1、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规范全市砂石料矿产资源开采活动,合理利用砂石料资源,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砂石料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西藏自治区矿产资源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2、砂石资源管理办法是我国针对砂石资源开发和管理制定的行政法规。该办法分别对砂石资源的勘探开发、开采利用、保护监管等方面做出了具体规定。《砂石资源管理办法》于2016年12月1日正式实施,主要目的是规范我国砂石资源的勘探开发、开采利用、保护监管等方面的行为。

3、本条例所称河道采砂,是指在河道(包括湖泊、水库、洼淀、人工水道、河道沟叉、行洪区、蓄滞洪区、感潮区、入海河口等)管理范围内采挖砂、石、土等行为。第三条 河道采砂应当科学规划、总量控制,有序开采、保护生态,严格监管、确保安全。

4、法律分析:申请人携带申请登记书和矿区范围图、采矿权申请人资质条件的证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依法设立矿山企业的批准文件、开采矿产资源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规定提交的其他资料,申请办理采矿许可证。

5、一)本条例第八条规定以外的,可供开采的矿产储量规模为小型的矿产资源;(二)矿区范围跨县(市、区)行政区域的只能用作普通建筑材料的砂、石、粘土;(三)省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授权审批登记的矿产资源。

西藏有哪些主要矿产?

矿石主要金属矿物有磁铁矿、赤铁矿、黄铜矿、蓝铜矿、斑铜矿、辉铜矿及黄铁矿,主要脉石矿物有石榴子石、硅灰石、绿泥石、绿帘石、透辉石、阳起石、方解石、石英及玉髓,次要脉石矿物有绢云母、白云母、黑云母及高岭石等。 嘎拉勒矽卡岩型铜金矿 嘎拉勒金铜矿位于西藏革吉县嘎拉勒,东距革吉县城20km。

据资料统计,西藏已发现矿产101种,矿产地2000余处,铜矿、硼矿已具备建设大、中型矿山的资源基础;铁矿、铅锌矿、菱镁矿等已展现出可大规模开发的资源前景。在这些矿产中,以铬铁矿、铜矿、硼矿和地热资源尤为丰富,在全国名列前茅。砂金矿是西藏的优势矿种,它的开发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西藏是中国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之一,拥有多种有色金属和非金属矿产。其中,铜、铬、硼、锂、铅、锌、金、锑、铁等矿产资源在国内外都占有重要地位,矿产资源的潜在价值超过万亿元。

西藏地理环境

西藏自治区水利资源丰富,天然水能蕴藏量约占全国的30%,为2亿多万千瓦;亚洲著名的恒河、印度河、湄公河的上源都在西藏;在西藏境内流域面积大于一万平方公里的河流有20多条,雅鲁藏布江为西藏的第一大河,全长2057公里,是我国第五大河。

藏南谷地,位于冈底斯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之间,即雅鲁藏布江及其支流流经的地域。这一带有许多宽窄不一的河谷平地和湖盆谷地,地形平坦,土质肥沃,是西藏主要的农业区。藏北高原,位于昆仑山、唐古拉山和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之间,约占全自治区面积的2/3。

西藏自然地理特征:西藏位于青藏高原上,地形以高原为主,海拔很高;受地形影响大部分地区属于高原山地气候,南部雅鲁藏布江谷地比较温暖。西藏太阳辐射比较强,地表面有大面积冰川、草地,东南部由森林分布。

藏南地区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侧,是我国的固有领土。然而,目前该地区大部分土地被印度非法占据。 藏南地区被誉为西藏的江南,与西藏其他地区相比,其地理环境存在显著差异。 地貌方面,藏南地区地处亚欧板块和印度板块的东北挤角,地貌复杂多样,海拔落差大。

但是在近代由于经济开发、交通改善,人为因素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逐渐增强。如雅鲁藏布江中游谷地,垦殖历史较长,农田基本建设较好,耕地大多有水利设施,是农业较发达、经济较繁荣的地区。

西藏属于青藏地区,所以最显著的两个特征就是“高、寒”。正因为它的“高”,所以导致了西藏的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故有拉萨“日光城”之称。

西藏自治区年国土资源综合统计分析报告

年,全区国土资源系统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国土资源部的领导和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年初确定的工作思路和目标任务,按照“保护资源更加规范有序、保障发展更加持续有力、维护权益更加切实有效、服务社会更加全面优质”的要求,坚持以整顿促规范,以保障促发展,认真履行职责,圆满完成了全年的各项工作任务。

西藏自治区土地资源丰富,总面积122万多平方公里,其中牧草地65万公顷;耕地集中分布在藏南河谷及河谷盆地中,东部和东南部也有少量分布,总面积达36万公顷。西藏土地资源的最大特点是未利用土地多,占土地总面积的30.71%,可利用潜力很大。

土地资源:西藏自治区土地资源丰富,总面积达到122万多平方公里,其中牧草地65万公顷;耕地主要集中在藏南河谷及河谷盆地中,东部和东南部也有少量分布,总面积达36万公顷。西藏土地资源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无利用土地较多,占土地总面积的30.71%,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土地资源 (一)土地资源状况 全区土地总面积11 830万公顷,是全国土地总面积的八分之一,人均土地面积86公顷。2005年全区土地调查面积11 4521万公顷。农用地9 5161万公顷,占全区调查面积的808%;建设用地1492万公顷,占全区调查面积的26%;未利用地1 7968万公顷,占全区调查面积的166%(图1)。